手机版
| 无障碍阅读 | 旧版本网站入口 | |
您的位置: 首页 >教育新闻>校园新闻>详细内容

校园新闻

高校赋能基层实践 青蓝同心共育新苗

来源:南漳教育信息网 发布时间:2025-11-17 10:12:15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(通讯员:金鑫)1114日下午,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团队走进南漳县实验小学,与该校联合举办校地交流活动暨第五期“青蓝工程”师徒结对仪式。

eb3e310ab1e549b6be2384ec2b271a00.jpg

此次活动以“珞珈书香润实小,青蓝同心育新苗”为主题,通过高校资源下沉与基层教育实践深度融合,为县域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。

活动之前,武汉大学教授周绍东一行3人实地参观了学校的特色教育阵地,包括水镜书苑、根艺展厅和创客教室等,对“传统文化+科技创新”的育人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
fa5bad69c7b3417c8178cf3fb279a3cc.jpg

在六(1)班教室,博士团队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,并将“珞珈十八栋读书会”的公益理念引入校园。

在学校多功能报告厅,通过授牌仪式、赠书活动及读书分享,武大博士团队与实小确立了长期合作机制,旨在将高校的学术资源转化为小学课堂的生动实践。周绍东教授表示:“希望武大的‘星辰大海’与实小教师的‘泥土芬芳’交织,共同探索思政教育的新路径。”

fe4a05ef8fd24d92ac663b9ad57a2490.jpg

该校党总支书记张勇在致辞中强调,此次合作不仅是“高校——小学”协同育人的创新探索,更是“大师——良师”同频共振的示范样板。他提出三点展望:一是推动“大思政”与“小课堂”融合,二是构建“青出于蓝”与“蓝再映青”的良性循环,三是将“珞珈书香”与荆楚文化交相辉映,力争打造省级校地合作标杆。

据悉,南漳县实验小学的“青蓝工程”已实施多年,形成了“师徒结对、双向考核、成果导向”的成熟体系。学校按照《青蓝工程实施方案》,通过量化考核细则(如师徒互相听课、指导论文发表、阅读专著等)确保培养实效。此次与武大合作,首次引入高校博士作为“思政导师”,与本校名师共同组成“双导师制”,为青年教师提供理论引领与实践指导的双重支撑。

南漳县教育局教师管理股负责人刘华农在总结讲话中指出,青蓝工程要避免“挂名式”结对,倡导“扎根式”传承。他引用武大老校长刘道玉的名言“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,而是点燃一把火”,要求实小将武大的学术资源转化为课堂改革实践,并表示教育局将全力保障校地合作长效运行,让校地合作之树“枝繁叶茂、四季常青”。

473ba2924d0f4e2cbacdf553e630a9e1.jpg

活动在学生的经典诵读与教师的成长汇报中落下帷幕。南漳县实验小学表示,下一步将依托武大团队的学术支持,深化“青蓝工程”内涵,计划建立武大研究生实践基地,推动教师从“教学能手”向“研究型教师”转型,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

此次校地合作不仅为青蓝工程注入了高端学术资源,更探索了一条高校与小学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,为基层教育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。(审核:木超)

终审:木超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