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实验小学举办数学计算能力竞赛
(通讯员:金鑫)4月17日下午,南漳县实验小学举办了覆盖全校1~6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竞赛。
本次赛事以“分层设计、素养导向”为核心理念,旨在通过科学的竞赛机制锤炼学生的计算能力,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,为“双减”政策下的数学教学改革注入新动能。
为确保竞赛兼具专业性与普惠性,学校组建了由教务处、数学备课组及骨干教师构成的赛事专班,历时两周完成命题与赛制设计。竞赛采用“基础+拓展”双轨模式,低年级段(一、二年级)以100以内加减法、乘法口诀为核心,融入七巧板拼图、图形规律等游戏化元素,让学生在抽象运算中感知数学魅力;中高年级段(三至六年级)则设置分数小数混合运算、简便计算等,通过“估算-笔算-简算”三级策略,强化数学建模能力。竞赛试题严格对标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》,既紧扣教材知识点,又融入生活场景,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。
比赛现场,全校48个班级的近3000名学生凝神屏息,笔尖与纸张摩擦的“沙沙”声交织成思维碰撞的乐章。一年级选手紧握铅笔,逐题核对确保“零失误”;五年级学生运用“分步拆解法”破解复杂算式,草稿纸上演算轨迹清晰可见;六年级参赛者则通过“估算-精算-验算”三步策略,在有限时间内追求最优解答。
本次竞赛的年级胜出者将代表学校参加县级数学素养展评。据该校教务处主任杨静介绍,学校一直注重将计算能力培养融入日常教学,通过“每日一练”“错题银行”等常态机制,帮助学生实现从“机械运算”到“思维建模”的跨越。数据显示,参赛学生计算准确率较赛前提升25%,运算速度平均提高1.5倍,有效促进了数学思维的系统化发展。
此次竞赛实践,是该校积极响应国家“双减”政策、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缩影。赛事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计算能力,更通过分层设计、趣味引导和跨学科融合,推动数学教育从“知识灌输”向“能力培养”的转变。
未来,学校将进一步优化“课堂精讲+实践深化”的双轮驱动改革成果,持续构建“基础夯实——能力拓展——思维创新”的三级培养体系,通过数学文化节、项目式学习等多元路径,深化“双减”背景下的教学改革。(审核:木超)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