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守清贫初心在,笑迎春风桃李开——记李庙中学优秀老师鲁小英
(通讯员:杨祥朝)二十六年前,怀揣美丽梦想的鲁小英踏上了充满希望的教育之旅。二十六载,她以平常之心做平凡之事,在教育天地里演绎精彩的人生。
奉献如蚕,诠释师德
受身为山村教学点老师的母亲影响,鲁小英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教师。1998年,她从师范学校毕业,回到母校赵店小学。
首次登上讲台,鲁小英便深感使命神圣。从教以来,她谨记母亲教诲,以高度的责任感、强烈的事业心和满腔的热情投入教学,担任过语文教师、班主任、备课组长、教研组长等多个岗位,始终尽心尽力,坚持“吃亏是福”,用奉献诠释高尚师德。
2018年,学校缺一名语文教师,尽管家里有孩子需要照顾,她仍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,并出色完成。2021年春,毕业班的一位语文教师产假。她中途接班,克服困难,视校为家,圆满完成任务。2022年暑假,领导安排她继续带毕业班,虽有未从七年级带班的遗憾,但她欣然接受,认为这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肯定。
鲁小英坚信,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对,始终用“以身作则、公平公正、任劳任怨”要求自己,甘愿作奉献的春蚕。她连续担任四届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,中考成绩优秀,今年更是取得全县第四名的好成绩。
爱心化雨,呵护学生
爱是教育的源泉。鲁小英亲近学生、关心学生,用慈爱、智慧和真诚启迪学生。她常在课间与学生交流,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,让学生感受母爱般的温暖。
有次早读课,鲁小英发现小禄同学没上操,一问才知道孩子的脚冻破了。她急忙把小禄带回家,为他涂冻疮膏,并找出爱人的棉袜和棉鞋垫给他换上。自那以后,这个男孩每次看到她都主动打招呼。
小红同学由于身体原因,行动略显不便。一次体育课,鲁老师路过教室时,察觉小红独自抽泣,凳子旁散落着些许污渍。鲁老师温柔询问,意识到小红有难言之隐。她不仅细心清理了凳子,用外套巧妙遮挡,还为小红准备了所需的卫生用品及替换衣物。待同学们归来,一切已恢复如常。“鲁老师,谢谢您!您不仅解决了我的尴尬,更像妈妈一样给了我温暖与力量。”小红在给老师的便笺中这样写道。
山村学校留守儿童很多,鲁小英将日记作为与学生交流的窗口,做学生的“知心朋友”,帮学生答疑解惑;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孩子们沟通,了解他们的困难及需求,并尽己所能给予帮助;还借助网络,帮助留守学生与父母交流,祛除心理障碍。
鲁老师的真心付出赢得了学生信任,多次被选为“最满意教师”。学生因“亲其师”而“信其道”,爱上她的语文课。
勤耕不辍,提升自我
作为一线教师,鲁小英以“时光不老,习之不辍”为座右铭,深知终身学习才能发展。她认真学习新课标理念,钻研教材教法,阅读专业书籍,观看优秀讲座与公开课,参加线上线下培训,与同行探讨教法与学法。她还乐于反思,持续优化教学策略,在反思中前行成长。
课堂上,鲁老师善用鼓励的眼神、温暖的微笑、生动的手势和激励的话语,激发学生的潜能,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。她尤为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,通过个人朗读、共读分享、奖励机制及“1+X”拓展阅读等模式,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。在作业批改与反馈上,鲁老师一丝不苟,记录详尽,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。
鲁小英的教学成绩斐然,所带班级语文成绩连年位列全县前十,个人在教学大比武中屡获佳绩,论文、教学设计、课例等科研成果硕果累累,《初中作文序列训练体系》《文本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形态研究》等多项课题获奖。作为教研组长,她更是以身作则,引领青年教师共同成长,构建了一支充满活力的教研团队,为学校语文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贡献了力量。
在鲁小英看来,教书育人虽平凡琐碎,却充满了爱与温暖的力量。她愿做“良心教育”的传承人,以平常心做平凡事,甘于清贫,坚守初心,在教育的田野上默默耕耘,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满足。(编审:木超)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